医学界为了统计癌症病人的存活率,比较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,采用大部分患者预后比较明确的情况作为统计指标,这就是医生常说的5年生存率。
5年生存率是指某种肿瘤从诊断治疗开始,到5年以后的生存比例。用5年生存率表达有其一定的科学性。某种肿瘤经过治疗后,有一部分可能出现转移和复发,其中的一部分人可能因肿瘤进入晚期而去世。转移和复发大多发生在根治术后3年之内,约占80%,少部分发生在根治后5年之内,约占10%。所以,各种肿瘤根治术后5年内不复发,再次复发的机会就很少了,故常用5年生存率表示各种癌症的疗效。术后5年之内,一定要巩固治疗,定期检查,防止复发,即使有转移和复发也能及早治疗。另外,也有用3年生存率和10年生存率表示疗效的。
2016年1月19日,由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等组成的研究小组,首次公开发表了对癌症患者10年跟踪统计的10年生存率跟踪调查数据。
本次调查得到由全日本32家癌症专科医院组建的“全国癌症(成人病)中心协议会”(全癌协)的协助,对1999~2002年接受癌症治疗的患者的10年后生存率首次做了统计,统计结果为所有癌症的平均10年生存率为58.2%,仅比5年生存率低7个百分点,而与中国癌症5年生存率的30.9%相比,更是高出了27.3个百分点。
胃、大肠的10年生存率与5年生存率没有什么变化,另一方面,肝癌、乳癌等作为判断是否治愈的5年以后,生存率也呈持续下降,显示出长期、定期的接受检查是十分必要的。
该调查是对在县立的癌症中心、国立医疗机构等全国16所癌症专科医院,从1999年至2002年被诊断为癌症的约3万5千人进行的跟踪调查。其中包含了从初期到末期的全部阶段。
具体部位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,甲状腺91%为最高,前列腺(84%),子宫体癌(83%),乳房(80%)。生存率较低的是胰脏(4.9%),肝脏(15%),胆囊、胆道(20%),食道(30%)。从日本国内患者数最多的“5大癌症”来看,胃癌、大肠癌从诊断至5~10年的生存率约为70%,没有什么变化,表明了5年以后复发的危险性是很低的。
一方面,乳癌5年后约为90%,10年后为80%,呈直线下降。千叶县癌症中心、癌症预防中心部长三上春夫解说:“无论经过多少年均有复发的可能性,定期的检查是很重要的”。肝癌的5~10年的生存率也从约3成降到2成以下,肺癌也从约4成降至3成多。
但是,这些是10年以前的患者的数据,“现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有所增加,也有改善的可能性”,“十年前抗体药物和分子标的药物才刚刚出现,而如今已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,随着日本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,今后的癌症10年生存率将会不断提高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