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
作为日中医患桥梁,日本医疗网从日本19万家正规医院中精选超过千位的权威医疗专家做专题发布,希望通过专家的专业讲解和深入分析,让广大的中日朋友对于各种疾病防治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,直达先进医疗!

抗癌药副作用管理的进展

2015年12月10日在日本东京都内,举行了以“抗癌药副作用管理的进展”为题的研讨会(主办方:AstraZeneca K.K.)。演讲者久保田馨(日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癌症诊疗中心部长)以抗癌药副作用对策为中心思想做了讲演。阐述了在预防和应对的同时,边考虑患者的负担的重要性。

 

以下是本次研讨会的内容。

【前言】
 本研讨会针对“细胞障碍性抗癌药”的副作用中,中性白细胞减少症和使用顺铂时的应对,此外,“分子靶药物”“
免疫检查点抑制剂”的副作用对策进行阐述。

【应该避免简单的预防性G – CSF给药】

 “细胞障碍性抗癌药”需要注意的副作用是“发热性中性白细胞减少症”。对此的应对方法建议以下3点。

风险因素的讨论
选择单剂有效性被确认的药剂
使用发热性中性白细胞减少20%以上的方案进行G-CSF预防用药
但是,最后的预防性G-CSF用药需要注意。在过去,临床上只要确认了中性白细胞减少,即使没有发热的情况下也进行了G-CSF给药。
 

比如,在发热性中性白细胞减少时的抗菌药给药,有明显的生存率改善的依据。可是,G-CSF的给药却不可以与抗菌药同样来考虑。没有向低风险病例预防使用G-CSF的依据,与现在的治疗准则进行对照也表明是不合适的。追加药剂根据情况也可能造成癌症患者的QOL低下。只要没有可以提升这个的方法,医疗者应该慎之又慎。

【很痛苦的恶心/呕吐可给予适当的止吐药】


因抗癌剂引起的恶心呕吐对于患者,可以说是最痛苦的症状,与QOL的低下密切相连。实际上,根据“癌症化学疗法中患者最讨厌的副作用2005”的调查结果显示,无法控制的恶心/呕吐(CINV)与死亡排在同等位置。特别是顺铂的催吐性风险很高,为了预防恶心、呕吐,应该适当的使用止吐药。在2013 ASCO总会中发表的TRIPLE试验中,帕洛诺司琼在缓发期可显著的抑制恶心、呕吐。在高度催吐性化学疗法时,推荐并用帕洛诺司琼+地塞米松+阿瑞吡坦,可预防恶心、呕吐。


【期待短时间输液疗法】
 患者讨厌单次治疗时间的拖长。使用顺铂药物时为了减轻肾功能障碍会进行输液以及使用利尿药物,但是因为在顺铂投药的前后要进行4小时以上的输液,药剂的点滴也需要2小时以上,所以一共需要10小时以上。单纯的为确保尿量的大量补液与门诊治疗发展的现状不同步,即使进行这样的大量输液,Grade2以上的血清肌酐上升仅为2成左右。

 

因此,基于补充镁与抑制顺铂起因性肾功能障碍相关联的报告,以久保田所在设施为中心,实行了使用补充镁的短时间输液疗法。对此总计3个半小时的治疗方法的研究结果,97.8%的患者并未出现Grad2以上的肾功能障碍。
像这样,为了提升患者的QOL的治疗方法目前也正在不断的被研究和实施。

【分子靶药物、免疫CP抑制药的副作用对策】
 “分子靶药物”“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”的副作用与“细胞障碍性抗癌药”的副作用的定位不同。

 

分子靶药物的副作用仅限于具有相同标的的正常细胞。例如,代表性的有由于抗EGFR抗体药以及EGFR酪胺酸激酶抑制剂引起的皮肤症状等。作为对策,久保田所属设施制作了医疗者用皮肤护理指导手册并加以活用。对保湿剂一览、涂抹方法、修剪指甲的方法、住院和门诊时护肤指导流程等进行共享,可更好的进行适当的应对。
 此外,作为重大的副作用的“间质性肺炎”也要注意。因为在投药4周以内的发病非常多,所以一定要叮嘱患者如果出现“发热”“干咳”“气喘”必须要来医院检查。
 最近登场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副作用,具有在体内各处多发的可能性。脑垂体机能低下等激素异常导致的倦怠感等也需要注意不能忽略。与现在为止的药物不同,在投药10个月后才非常晚的发现有害现象的事例也有发生。更多的是希望在门诊投药时,有意识的做好对患者以及家属的事前说明。


【总结】
 抗癌药物治疗中副作用的管理非常重要。正确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物动态,与是否可以适当的处理副作用有直接联系。作为医疗者,一定要拥有正确的知识,为了患者积极的进行副作用对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