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严重的特应性皮炎并发的开角型青光眼(特应性青光眼),具有重度的、伴随眼表面以及眼睑的炎症比较难以治疗的倾向。日本顺天堂大学大学院眼科学的高桑加苗等人,进行反向解析和病理学上的探讨,提出作为新型临床病型-特应性青光眼。从纯粹的特应性青光眼,到可以说是特应性眼性并发症的临床现象之一的混合型过敏/甾族化合物诱发青光眼,是一个广泛的疾病概念。Journal of Glaucoma杂志2015年12月号刊登了此报告。
研究小组在对特应性青光眼45例(62眼)进行反向解析,对外科治疗时採取的眼房水细胞因子进行分析的同时,对小梁切除标本进行了组织学上的探讨。
主要的结果如下。
・特应性白内障(43眼)以及视网膜脱离(19眼)的并发比较多。
・其中12例没有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史
・共计50眼因为高度的视野缺损或是高眼压需要外科治疗。
・7眼观察到术后滤过泡感染症。
・眼房水的炎症细胞因子(IL-8以及CCL2)浓度,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相比,特应性青光眼患者更高。
・在特应性青光眼的小梁组织中确认了10~30nm纤维的超微结构。